12月28日晚,齐鲁石化炼油厂第二催化烟气引进脱硫脱硝装置洗涤塔,标志着第二催化装置配套烟气脱硫脱硝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该装置采用美国BELCO公司的湿法洗涤工艺来处理催化的烟气,处理后的催化烟气中,催化剂细粉不大于20mg/m3、硫氧化物不大于50mg/m3、氮氧化物不大于50mg/m3,完全能够满足山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新标准。
该项目是今年中石化碧水蓝天重点项目之一。在催化裂化装置生产过程形成的再生烟气中,SO2、NOx的含量分别约为800mg/m3、100mg/m3,在使用了硫转移剂的情况下也不能满足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催化裂化烟气实施脱硫脱硝环保技术改造势在必行。该项目自2013年11月12日收到中石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在2014年5-6月份二催化装置大检修时,为脱硫脱硝装置建设预留接口。新建脱硫脱硝装置从7月初开始动土施工,仅用5个月时间,12月10日装置完成中交。而早在中交前,提前一个月时间,齐鲁石化炼油厂第二催化车间已经开始组织技术人员和职工对该装置进行“三查四定”工作,为装置开工争取了时间。
由于此前齐鲁石化炼油厂从未运行过同类装置,部分重要的新设备,如臭氧发生器、刮泥机等,车间技术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技术人员从头学起,并组织车间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确保每个班组至少有一名职工可以熟练操作,而在开工过程中,这些提前完成的技术培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证了装置的一次开车成功。此次装置开工时间是在冬季,而装置大部分是水系统运转,12月下旬以来夜间温度又非常低,最低温度约零下10℃,稍不小心就可能造成冻凝,该厂领导、相关部室、第二催化车间非常重视开工过程中的防冻凝工作。开工这几天,二催化车间副主任孙立军、技术组长李小军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到装置区检查泵出入口、细小管线等处的防冻凝情况,在大家的精心呵护下,装置设备和管线未发生任何冻凝情况。
中国(上海)国际石油化工技术装备展览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6-2019 京ICP备0508686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