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2014年河南省石化行业发展展望分析

时间:2014-07-28 09:56 来源:中商情报网 点击:

2013年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42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39.5亿元,占全国石化行业的3.56%,居全国第6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同比增长8.4%,增速比2012年回落4.1个百分点。

2013年,河南省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量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在跟踪的55种(类)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有42种,占76.36%,下降的有12种,占21.82%。其中,增长较快的有硫酸、盐酸、电石、合成氨、化肥、乙烯、纯苯、精甲醇、合成树脂及共聚物、化学试剂、子午线轮胎外胎等。下降较快的有单晶硅、多晶硅、杀虫剂、合成纤维聚合物、聚酯等。化肥因新增产能的释放,产量增加较为明显,甲醇因2013年下半年行情的拉动,产量快速增长。

2013年,河南省省石化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38.02亿元,同比增长13.9%,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提高8.9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工业盈利226.83亿元,同比增长17.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亏损1.89亿元,精炼石油产业制造业亏损2.55亿元。三大板块中,化学工业利润占全省石化行业利润总额的95.3%。

2014年,河南省石化行业的总体发展思路是继续坚持基地化、园区化、循环化发展方向,着力打造芳烃烯烃深加工、甲醇下游深加工、盐化工深加工、氨加工四大产业链,推动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深度融合发展,扩大高端石化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规模,优化化工园区布局,形成企业集聚、绿色发展新格局。具体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完善煤化工产业链

按照“甲醇—烯烃—烯烃下游产品”发展路线,大力实施大型甲醇、煤制乙二醇、1,4-丁二醇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保障稳定长周期有效益的运行,加快发展延伸产业链的PX(对二甲苯)、PTA(精对苯二甲酸)子产业和聚酯深加工产品,推动甲醇下游产品多元化发展。

延长盐化工产业链

继续实施打造大型氯碱企业集团战略,加快氯碱战略重组。充分利用煤炭、盐、天然碱及水资源优势,提高己二腈等关键原料自给能力,推动产业向原料地和市场地转移,抓好中盐舞阳盐化有限公司60万吨/年真空制盐技改工程,持续支持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5万吨/年聚氯乙烯深加工项目。重点推动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糊树脂、绿色制冷剂等高端氯产品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生产,抓好联创化工年产3万吨氯乙酸、2万吨四氯化钛项目。

促进石油化工与煤、盐化工融合发展

继续深化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推进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1800万吨/年炼油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工作。推进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年产100万吨PTA和40万吨聚酯项目。加快濮阳绿色化工“三化融合”示范,推进融合发展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做强做大农用化工

加快豫北(新乡县、滑县、延津、辉县)、开封、驻马店三大百万吨级大化肥生产基地的形成,推进中小氮肥企业向新能源、环保、科技服务型企业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健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氮肥—复合、混配肥料等产业链。推进化肥企业的整合,原料煤的本地化、多元化供应。引进外来资金和技术,通过“气化岛”模式,加快原料路线改造进程。加快复混肥行业的产业整合,抓好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百万吨液体肥料及60万吨复合肥项目、宁陵县君信化工有限公司君信化工年产65万吨水溶性肥料生产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3~5个全国知名的化肥品牌和服务水平较高的化肥企业。

扩大精细化工和高端石化产品规模

重点发展颜料和涂料、化学添加剂、化学助剂、感光材料4大产业链。做好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示范项目建设,抓好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河南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丁二酸酐项目。抓好洛阳炼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碳四深加工质量升级项目、濮阳惠成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顺酐酸酐衍生物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

优化产业布局

坚持基地化、一体化、园区化、集约化发展模式,严格控制项目新布点。新型煤化工向资本、资源、技术、人才具有优势的的企业倾斜,引导基础肥料向主导企业集中,二次加工产品向中小企业集中;农药生产向工业园区或化工聚集区聚集,制剂加工向交通便捷、靠近市场的园区转移;综合考虑资源和市场条件,完善氯碱、纯碱等产业布局。规范和完善现代化工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城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环保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