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广东惠州:石化企业违规排污一律停水停电

时间:2014-10-09 11:04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环大亚湾新区近期重点建设行动分布图

申报国家“低碳产业园区”试点,到2017年建1座石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场,打造中国南方电子石化研究开发基地……作为惠州的“蓝色引擎”,环大亚湾新区进入正式运作后,如何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实现“绿色崛起”备受外界关注。日前,惠州市政府和市发改局网站开始对《广东惠州环大亚湾新区低碳生态专项规划(2014—2030年)》进行公示,并向公众征求“好点子”。

根据该规划,环大亚湾新区将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比例为59.33%,这些面积的区域被列入管制范围。其中还提出实施严格的石化产业管理体系,加快制定石化产业项目引进目录,对违规排污的一律予以停水停电。此外,近期将重点推进“绿化大亚湾”大行动、大亚湾生态湾区建设工程、低碳旅游示范区等工程。

总体现状 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于全市均值

资料显示,目前环大亚湾新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体水平高于惠州市平均水平。以2012年为例,能源消费总量占惠州市能源消费总量的66%,人均碳排放量(24.93吨/人)是惠州市平均水平(10.77吨/人)2.31倍,单位GDP能耗达1.11万吨标准煤/万元,高于惠州市平均水平29.5%(0.782万吨标准煤/万元)。

按照该低碳生态专项规划介绍,环大亚湾新区能耗总量由2005年184.15万吨标准煤持续增长到2012年1224.39万吨标准煤,增长了6.64倍,低碳发展面临能耗总量基数大,减排压力高位运行的整体态势。

不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环大亚湾新区整体减排工作初见成效。单位GDP能耗从2006年的1.79万吨标准煤/万元降至2012年的1.11万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幅度达37.9%,其中大亚湾区下降了44.5%,惠东6镇下降了14.5%,惠阳区下降了24.6%。

根据计划,环大亚湾新区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方向,以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降低规模扩张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强度,把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到产业、能源、交通、碳汇各方面建设中。

目标规划 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进行严管

据了解,环大亚湾新区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比例为59.33%。规划提出,环大亚湾新区将执行严格的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以保护生态系统,保障区域生态安全,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

在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范围中,一级管制区比例为37.65%,包括市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省级及以上生态公益林、省级以上自然公园等,区内禁止从事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以及其他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二级管制区比例为21.68%,包括市级以下的重要湿地、生态滨海岸线及防护区、其他生态保护区等,该区域内以生态保护为主,严格控制有损生态系统服务的开发建设活动。

在构建多元化的绿色碳汇体系方面,将以白云嶂自然保护区、白面石自然保护区、金桔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积极开展森林碳汇试点建设。争取环大亚湾新区森林碳汇储量2017年、2020年、2030年分别达到1897.18万吨、2217.6万吨、3332.34万吨。同时,在挖掘“蓝色碳汇”潜力上,将开展海洋蓝色碳汇试点建设,修复和保护海洋海岛生态系统,建设海洋牧场以及保育和修复滨海自然岸线资源。

发展方向 探索制定石化产业能耗考评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该规划建议,环大亚湾新区要优化产业结构,走向低碳经济,特别是要科学规划建设石化产业园区,加快形成石化产业集群,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低碳农渔业等低碳型产业。

该规划明确,将严格筛选企业及产业项目,加快制定石化产业项目引进目录,明确石化产业链发展方向,重点提高高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比重,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同时,将建设污水、空气质量的在线监测设施,密切监视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对违规排污一律予以停水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