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吉林油田以试点改革为突破成功逆袭

时间:2014-12-30 11:08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点击:

自营区预计比计划超产原油三万吨

2014年,吉林油田突出“试点改革、提质增效”这一主旋律,按照“三年一盘棋”思想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在年初原油配产缺口2.4万吨、下半年油价低迷的情况下,成功逆袭,自营区预计比计划超产原油3万吨,整体利润指标好于预期。

2014年,吉林油田结合集团公司配套扩权改革政策,抓好管理运营模式、收入分配制度、人事劳动制度和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四项改革”,并初见成效。

管控模式突出“效率、可控”,放权不放任,优化运行,推进生产经营一体化,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今年年初至今,吉林油田维护性作业费、外委劳务费等八大项主要费用同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时,吉林油田向优化招标方式、简化审批程序要效益,向优化前期方案要效益,向精细计划管理要效益,均取得一定成效。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突出“效益导向”和“一厂一策”,加大工效挂钩力度,引导各单位多创效益。今年年初以来,吉林油田新民采油厂承包管理中国石化彰武采区300口油井。同时,外部向长庆等兄弟油田进行劳务输出,内部向未动用项目经理部进行劳务输出。现在,采油单位之间人员的合理流动,已经成为常态化调整方式。

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立足提质增效,完善干部综合考评、选拔任用、培养储备等制度体系,实现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推进科研人员职务职级“双序列”管理,使科研队伍更加充满活力;根据业务结构调整和信息化建设情况,持续优化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带资创效等方式盘活用工存量,合理调整前后线人员比例。今年年初以来,捞油队伍试点“产量成本全承包”模式,按产量成本计算效益工资,调动了员工积极性;作业队伍试点“四班三倒”“人停机不停”工作制,提高了工作效率。

吉林油田还在市场化社会化改革走出一条新路,探索委托式经营,全面推行所有单位之间内部结算,建立内部物资供应市场机制;立足油气业务稳产增效,积极探索油气产能建设和无效小修作业总承包制,推进低产气田合作开发;着眼于扭亏解困,对未上市的18个单位实行外闯市场利润独享政策,重组整合优势盈利业务,退出低端无效业务;推进矿区业务改革,探索物业服务费用包干,推行水电暖分段管理考核,利用社会资源养老托幼办医,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