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新闻

从乙烯产业崛起看大庆石化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8-11-07 13:54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点击:

11月5日,大庆石化生产调度会上发出的一组“红榜”令人鼓舞:10月份,生产乙烯10.8112万吨、丙烯5.3699万吨、丁二烯1.6111万吨,分别超计划4912吨、3769吨和311吨,乙烯月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装置投产以来,大庆石化累计生产乙烯1660余万吨。实现从30万吨到60万吨再到120万吨的“三级跳”,大庆石化乙烯经历了一次次改扩建、产能一次次提高,形成了对周边地区的强大带动效应和聚集效应。乙烯产业的崛起为大庆石化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扩大乙烯规模

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从空中看大庆石化,鳞次栉比的厂房井然有序;纵横交错的管线密如蛛网,错落有致;林立的炼塔巍然耸立,十分壮观。这些变化见证着大庆石化的发展特别是乙烯的成长。

1962年3月,在松辽大地上,黑龙江炼油厂首套装置——常减压装置破土动工,标志着大庆石化的事业扬帆起航。

1986年,大庆石化年30万吨乙烯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成为我国最早的乙烯生产企业之一。

那时的大庆,乙烯与石油同样辉煌,其生产能力与上海并列全国第一,产能占全国的近1/3,每年可向国家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塑料、腈纶石化产品等56万吨,许多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然而,上世纪90年代,国内石化产业发展迅猛。与我国现已投产的乙烯装置平均规模相比,大庆石化“大乙烯”建设势在必行。

2007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石油集团《关于调整大庆石化乙烯改造方案的请示》,在现有6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装置的基础上,并线建设年60万吨乙烯。

2012年6月30日,伴随着改扩建工程建设中交,“大乙烯”雄姿傲立于百湖大地,大庆石化成为国内重要的乙烯生产基地,也刷新了国内高寒地区建设同类装置有效工期最短纪录。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省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

今年3月19日,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的350万吨/年俄罗斯原油与大庆原油采用分炼模式,大庆石化的原油实际加工量将达到1000万吨,具备了“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产品能力。

做精“化尾”,释放协同效应

说起乙烯产量提升的作用,一组数据可以为证:用多生产的10万吨乙烯做原料,如果生产管线,可生产直径32毫米的管线4.95亿米;如果生产薄膜,可覆盖3075个足球场。

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可带动塑料加工、石油树脂、医药制剂等10余条下游产品链,是所有炼化产业中对下游拉动效应最高的产业。

依靠思路创新、科技创新,大庆石化做精“化尾”产业,释放协同效应,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道路,树立开放、共享理念,打破企业界限,整合外部资源,推动石油精深加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做大龙头,带动下游。大庆石化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推出更好、更多、更优的产品。

在聚乙烯产品结构上,重点抓好聚乙烯、聚丙烯产品牌号优化,增产高效产品;结合市场需求,积极组织增产2420D、8320、9047、QL505P等高效产品,增效2167万元。化工三厂瞄准市场动向,大力生产顺丁橡胶、苯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外购乙苯提高苯乙烯装置负荷,增加苯乙烯产品出厂,实现生产优化增效1100万元。

腈纶厂紧盯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优势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对下游用户进行回访和调研,有针对性地增加销售情况较好的抗起球纤维和CTB纤维产量,累计增效453.3万元。今年前10个月,累计增效623万元,完成全年挖潜增效任务的186%。

在市场开发上,在稳定向农夫山泉、娃哈哈、米其林等知名企业供货的基础上,推出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的吨包装塑料集装桶专用料,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为中国石油自主核心技术,大庆石化高腈SAN及板材ABS树脂成套技术盘活停工10年的2.5万吨/年聚苯乙烯装置用于SAN树脂生产,实现了化工产业链的效益最大化。

借助“大乙烯”优势,大庆石化今年前三个季度营业收入达325.71亿元,实现利润10.18亿元。

发挥龙头作用

带动下游产业增值

乙烯是石化行业的龙头,衍生物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广泛应用于农业、国防、航空、汽车等领域,能够呈几何级数地拉动国民经济。测算表明,大型乙烯企业带动下游产业的增长系数为1∶50。每个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后,不仅企业本身的销售收入可以超过200亿元,而且可带动下游1000多亿元产值的产业投资。

一个龙头项目的落地,往往会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大庆石化的乙烯项目就是如此。

从乙烯到聚乙烯、苯乙烯,再到各种塑料母料、编织袋、膜、管、塑料门窗、车用塑料、电器塑料、日用塑料……“大乙烯”的建成促进了乙烯后加工和精细化工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几十亿乃至几百亿元的后加工产值。

不同寻常的乙烯“三级跳”,每一跳都让乙烯后加工企业有了更充足的“口粮”。据统计,去年,大庆市拥有规模以上石化企业65户,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2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25户,形成了年45万吨润滑油、21万吨石蜡、120万吨乙烯、191万吨合成树脂、9.5万吨腈纶、16万吨顺丁橡胶等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可生产燃料成品油、润滑油、合成树脂、腈纶纤维、化肥等八大系列200多个品种1000多个牌号产品;拥有宏伟、兴化、林源3个专业化工园区,规模以上石化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1.7亿元,增加值280.4亿元。

目前,大庆石化新建9万吨/年MTBE装置顺利生产出672吨合格的产品,年产120万吨加氢裂化配套改造装置已开车成功。

充足的“油头”原料为做精“化尾”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大庆市正在倾力打造百万吨级化工新材料、百万吨级精细化学品、500万吨级橡塑三大产业集群,持续壮大石化产业规模。这还需要大庆石化乙烯产业大显身手,继续发挥作用。大庆市委、市政府与驻庆央企紧密对接,明确了乙烯、丙烯、碳四、芳烃4个重点产业链条,形成专人、专班、专责推进机制,举全市之力推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大庆石化正大步迈向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